安排好百姓的住处,亲自看他们将粮食安顿妥当,朱亮祖准备向老者辞行。

    送别之时,一位眼光闪烁的年轻人挤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将军,俺知道宋军在哪里。”

    朱亮祖眼光一动,盯着他道:“你是如何得知?”

    “俺……俺……”

    年轻人有点支支吾吾,脸露为难之色。

    “混帐东西,到了现在,你还不肯说出实情。你是不是要等天杀的宋军杀来再说?”

    老者气愤地挥起拐杖,劈头盖脸地抽打着他。

    “啊……二爷,别打了。俺说……啊!”

    年轻人被打得东躲西藏,连连求饶。

    朱亮祖拦住老者道:“老人家,他既然愿意说,您就别为难他了。”

    老者放下拐杖,气喘吁吁地说道:“混帐东西,大明陛下如此体谅咱们,赐给咱们活命之物。有什么话不能告诉将军!”

    “将军,俺在李庄有个相好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小哥,你可以啊!”

    听到私密之事,旁边的一群青年阴阳怪气地哄笑起来。

    “都闭嘴,让小四把话说完!”

    老者举起拐杖,威胁着周围的青年。

    秘密已经泄露,小四再无顾忌。他红着脸说道:“俺跟她见面的时候,发现树林中有大量宋军的骑兵。俺好奇,就潜进里面听了几耳朵。他们好像说要断你们的粮道……”

    “消息确凿?”

    朱亮祖一把抓住他。

    年轻人肯定地点点头道:“嗯!是俺亲耳所闻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有多少人?”

    “几……几百人吧。具体的,俺也没看清楚。”

    年轻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,抬手挠了挠耳朵。

    “可惜了。”朱亮祖双手一拍。

    骑兵都在郭英身边,如果现在去通知他,有可能会放跑宋军。

    “可惜个啥?俺不在这儿呢吗?”

    赵端明白他的意思,挺起胸膛看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二黑,你不给其他地方送粮了?”

    “送粮着啥急?你先把粮食看好。俺去去就来。”

    赵端摆摆手,示意身后的士卒卸下粮食。

    随后,他又问向年轻人道:“你叫小四吧?愿不愿意给陛下当个亲军?”

    “俺愿意,可俺……”

    年轻人先是眼神一亮,随后又暗淡下来。

    “咋了?”

    赵端有些好奇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“俺那个相好……”

    “小兔崽子!一天到晚就认得你那个相好!”

    老者赶了过来,重新挥起拐杖。

    “爷,别打,俺去当兵!”

    小四连忙躲到赵端身后,露出脑袋看向老者。

    “这样,当不当兵,你自己拿主意。你现在可否带咱们去宋军所在之处?”

    赵端也没有难为他,客气地询问起来。

    “行,俺给你们带路。只是,您能给俺匹马吗?”

    “你会骑马?”赵端有些惊讶。

    “盛家小四从小就爱摆弄大牲口,您就放心吧。”

    旁边的一个青年笑着说出实情。

    “好样的。咱们走!”

    赵端挥手让士卒牵过一匹战马,众人上马出发。

    看着他们的背影,老者高声喊道:“盛庸,小心点!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,二爷!”

    盛庸头也不回地答应一声,带着明军赶往下一个村庄……

    “得民心者得天下啊。”

    看着满身是血却安然无恙的赵端,朱国瑞笑着说了一句。

    因为盛庸的告密,赵端成功消灭郑遇春隐藏的一支骑兵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及时发现,这支骑兵将会对明军的粮道发起袭击,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   “老大,这回是姓盛的小子立了功。俺看他马上功夫不差,能否准他加入亲军?”

    赵端指着站在远处,不停摆弄着衣角的盛庸问到。

    他现在是亲军大都督,连毛骧都得听他指挥,自然有权力招纳士卒。不过他为人谨慎,还是要请示一下朱国瑞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让他过来。”

    心情大好的朱国瑞自然不会拒绝受将的请托。

    等赵端带着盛庸前来,他和蔼地问道:“盛家兄弟,你可有大名?”

    不是他看不起对方,而是山西的百姓还保留着用数字当名字的习惯,很少有请先生给起正经名字的。

    “皇上……呃,不,陛下。”

    初次见到圣上,盛庸觉得自己都要尿了。

    朱国瑞见惯臣子们的紧张模样,不以为意地笑笑道:“不用紧张,朕也是起自布衣,愿意跟乡亲们多说说话。何况赵卿夸你勇武。怎么,朕的勇士也有害怕的时候?”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盛庸赶紧叩首,“小的是看见陛下头顶有龙气升腾,故此才有些失态。”

    好巧的一张嘴。

    朱国瑞对他更感兴趣。

    “小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标下,别总小的、小的的。”赵端轻踹他一脚,善意地提醒一句。

    “是!标下名叫盛庸,还请陛下准俺参军!”

    盛庸,专门对付朱棣的那个?

    朱国瑞心生好奇,顺口问道:“你可认识铁弦?”

    “啥弦?”

    盛庸明显不认识此人。

    呵呵。

    朱国瑞在心里干笑两声。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,盛庸也不是从小就认识铁弦。

    没想到,盛庸仔细思考一阵,抬头说道:“俺倒认识个姓铁的,名唤仲名,是个回回。”

    “铁仲名?他可有个八九岁的儿子?”

    “有,他们家是河南邓州的。在河南大战时,逃到俺们这带暂住。前几年,他说要带孩子回河南上学……您知道,大明有免费学堂。但凡望子成龙的,都会拉家带口地往那边跑。”

    “不错。”

    听到未来的名臣已经到达大明境内,朱国瑞开心地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盛庸,你举报宋军有功,朕提拨你做个小旗吧。”

    元军中的牌子头实在难听,朱国瑞把他改成小旗。小旗之上是管五十人的总旗,丰富了百户之下的官职。

    “标下谢主隆恩!”

    大喜过望的盛庸连忙磕头。

    “起来吧。朕这里不兴跪礼。男子汉大丈夫,跪来跪去的,把仅剩的骨气都跪没了。”朱国瑞伸手虚扶,“对了,听说你有个相好的。朕准你三天假期。如果她真心喜欢你,你就娶了她吧。告诉她的家人,这门亲事是朕御批的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陛下!”

    盛庸起身抱拳,乐得看不见眉眼……

    

    (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

章节目录

游龙争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一本书只为原作者繁忙的蝎子的小说进行宣传。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四百二十七章 钦点鸳鸯,游龙争明,一本书并收藏游龙争明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